返回

古邑侠踪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8章 阿饼显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求呢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,鼾声停了,阿饼竟然突然起身下床,用力抬起一只床脚,将一样东西举在手里左右端详,一边看,一边呵呵笑着自言自语:“什么乌龟,别,别……”

    有人在外面扒着窗子看,却是秦时月与张小薯。阿饼貌似疯疯癫癫,在秦时月看来却更为神神秘秘,所以他招呼着小薯尾随而来。

    此时,两人隔着窗子看进去,不禁大吃一惊,原来那醉汉阿饼手里举着的,不是砖石,却是一只老鳖。

    时月想,那八成是一只鳖干吧,竟然拿来当床脚石垫,也多亏他想得出来,这家伙。连块砖头都懒得拣,真是懒得不能再懒了。

    正思忖间,却见阿饼用指头弹了一下鳖头,鳖头竟然缩了进去,四只脚也动了几下——天啊,那鳖竟然是活的!时月和小薯顿时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阿炳迷朦着双眼满意地笑笑,然后将老鳖塞回床脚,嘴里嗫嚅着:“什么乌龟,别,别功夫……”一个翻身倒下,再不言语,不一会就“呼噜呼噜”地打起鼾来。

    秦时月在窗外发着呆。他想起阿饼刚才脚步漂浮的身手,又听他几次自言自语的话,才反应过来,原来阿饼讲的话是:“什么乌龟,鳖,鳖功夫……”

    联想刚才看到的床脚下的老鳖,可以推想,这老家伙在渡口练的,原来是鳖功啊,难怪看着像乌龟,而且总是能躲过时月的进攻。

    哈呀,一个别人眼里的光棍、闲汉、流浪汉、醉鬼,原来是个武林高手!

    象形拳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拳种。

    我们伟大的先人,通过观察、模仿和琢磨猫、狗、猴、蛇、虎、豹、鹰、兔、螳螂、仙鹤等动物的姿态,创造出了相应的拳法,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武术的宝库,也为许多内功心法提供了重要源头。

    同时,这种师法造化,吸收天地万物和宇宙星辰精华的做法,也为广大练功修行的人和哲学家、艺术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。

    壶溪一带从来都有“千年乌龟万年鳖”的讲法,是说乌龟寿命够长了,而鳖的寿命更长,那就说明鳖的呼吸吐纳功夫还在乌龟之上,可见其厉害,也难怪庙下村一带会有十八只金鳖的传说。

    时月联想到闭目师父教给自己的云拳,发觉它与阿饼打的鳖拳有不少相通之处,特别在松柔和绵软上面,在心静重心稳而其他一切皆可处于动荡变化之中等方面……

    这个豁然开窍,让秦时月好生激动,益发对燕落村生起一份特别的情感,对下一步的寻宝也生出新的信心来,并对金台、燕青的武学思想产生更多的遐想。

    秦时月推开阿饼家的门进了屋,将睡梦中的阿饼叫醒,说天太晚了,不回城了,想与小薯在他这里留宿一晚。

    小薯又掏出银圆递给阿饼,阿饼以手作挡,说;“随便睡,不要钱。”

    秦时月真心说:“我们宿夜店的话,还是要钱的,你拿着吧。”

    阿饼摇摇头,说:“我要你们的银子干什么?金子我都有,也不在乎。”

    “金子?你哪来的金子?吹牛吧,哈哈!”小薯笑着说。

    阿饼听了,骨碌一下起身,揭开灶台边咸菜缸上面的木盖,一只手往缸里一掏,又抓出一只鳖来。

    秦时月想,这阿饼也真是疯疯癫癫的,怎么床脚下有鳖,咸菜缸里也养着鳖啊!不过,他盯着看了半天,发现这只鳖没有动,这回难道真是死的?

    看着他狐疑的目光,阿饼告诉他,这鳖,倒真是死的,因为它是一只金鳖。

    啊?秦时月急忙抓过来,果然是硬而沉的,掂一掂分量,足有一斤左右。乖乖,那得值多少钱啊!

    他记得上次破获鱼埠头大江鱼杀案后,他专门去查询了黄金方面的知识,了解到,北宋的一两黄金,相当于九两白银。南宋时金价翻了一倍,一两黄金可兑换20两白银。一两白银可购两石约290斤上好的大米。也就是说,一只金鳖,在南宋可购大米六万斤啊。

    时月左看右看,上看下看,发现这鳖都跟上次鱼桥埠酿成血案的那只金鳖一模一样,于是从水缸里舀出一瓢水,到门口将金鳖冲洗了一下,放在烛光下看,见鳖背上刻着一个繁写的“台”字,顿时大喜过望。

    经问,这金鳖是阿饼的男阿太(壶溪土话,“祖先”之意)传下来的。

    那阿太原先是甑山台基庙的出家僧人。后来流落到村里,慢慢的就还俗娶妻。

    刚才在壶溪边,阿炳酒后所练的,叫“灵鳖神功”,也是阿太传下来的。

    此功讲究浑身放松,所有动作都要沉肩坠肘,以腰胯带动四肢,追求全身的松沉与整劲。

    秦时月想,看来,那“十八只金鳖”的传说,还真不是空穴来风,至少目前已经发现了两只。那么,余下的十六只会在哪里呢?难道也被其他僧人带走了不成?而且它出自台基庙已有铁证。鳖上面的“台”字,既是台基庙的实证,又让人联想到金台,只差文字记载佐证了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他的心早已飞向了百花谷、药庄及闭目师父天坑上的茅棚。他想,

第108章 阿饼显宝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